無畏到有畏的智慧

Feb19
文/佟晨緒  QQ1215925534   人生,年少時往往輕狂,暮年時常小心謹慎。輕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豪情萬丈;謹慎,是“事事留心,處處在意”的循規蹈矩。年輕時,麵對未知的世界,我們需用無畏的精神去開拓。待到功成名就時,麵對著自己的天空,我們卻需要有所畏,所謂“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正是他不畏死亡的嚐試,讓我們如今的飯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佳肴。無畏之人易成功,一個人要想探索成功之路,沒有無畏的精神是行不通的。   愛迪生在第8000次失敗時仍然沒有被眼前巨大的困難嚇倒,放棄對電燈燈絲材料的尋找,他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研究實驗當中,最後他終於成功了,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找到了理想的燈絲材料,從此電燈來到了這個世上,給億萬人帶來了光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正是無所畏懼,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支撐著愛迪生走向了輝煌的成功。   巴斯德為了拯救病人,大膽給狂犬病人注射了試驗中的疫苗,結果,他的無畏不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同時也將他推上了成功的峰巔;李時珍堅定信念為醫學做貢獻,他親嚐百草,置生死於度外,“藥王”的美名流芳百世……太多太多的先哲們的經典故事告訴我們:一切,從無畏的探索開始,隻有無畏,才敢放開手腳大膽嚐試,大膽創新。無畏,是走向成功的強大動力。   然而人生不僅需要無畏,有時也需要有所懼。在到達人生的巔峰,見識了“一覽眾山小”的景象,感悟了“居高聲自遠”境界,精神得到提升之後,我們必然會對某些偉大的力量心存敬畏。不然,無畏變成了妄為,將會帶來可怕的災難。   唐太宗打下了大唐江山,登上了天子寶座,屹立於人生之巔時,明白了“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知道人民力量的強大,所以心存敬畏,雖主掌大權,卻不敢任性而為。他時時刻刻感受到人民的壓力,兢兢業業地守住了自己的職責。終於,曆史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繁榮局麵,一個強大的大唐橫空出世,震撼了世界!   唐太宗心存對民之敬畏,於是才能嚴於律己,為民著想,他始終有畏的恪守,成就了千古美談。心存敬畏,才會居安思危,才會殫精竭慮、發憤圖強,才會保持理智與清醒,讓事業不斷發展向前。有畏,是成功的保險絲,心存畏懼,方能恪守自己的一方天空。   一切,從無畏的探索開始,到有畏的恪守結束。如果你還在迷途之中跋涉,那麽請你不要懼怕眼前的陰霾;如果你已經穿雲撥霧,屹立於山巔,請你一定要心存畏懼,處處小心,不要恣意而行。   無畏與有畏,人生之大智哉,朋友您不可不察! 這篇關於無畏到有畏的智慧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