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適時“往回跑”

Feb19
人生是複雜的,有時卻又很簡單,甚至簡單到隻有取得和放棄。應該得到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去取得,不該取得的則當毅然放棄。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棄則需要巨大的勇氣。若想走好人生之路,就不要背上太多沉重的“包袱”。
  
  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滿足,對生前身後的期待頗多。有人埋怨父母沒把自己生在富貴之家,有人常抱怨子孫不能如龍似鳳,有人想一步登天高高在上、、、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不切合實際的貪婪,要想使之在抵達彼岸時不會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輕載,隻取需要的東西,把那些應該放下的東西果斷地放下。
  
  諸葛亮在我國古代是智慧的化身,他對生活的態度是“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說明智者由於淡然看待得失,所以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長更遠、更輝煌,而愚者貪圖那些明知得不到名利卻還要癡心不改,就像鳥把石頭捆在了自己的翅膀上,它便飛不高,也飛不遠,有可能還會墜地而亡。
  
  托爾斯泰寫過一短篇故事:有個農夫,每天早出晚歸,耕種一小片貧瘠的土地,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憐農夫的境遇,就對農夫說,隻要他能不斷往前跑,他跑過的地方,不管多少,那些土地就全部歸他。
  
  於是,農夫一直不停地跑!累了想休息,然而一想到家裏的妻子兒女,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來耕作賺錢!所以,他又拚命地跑!農夫實在跑不動了!可是,又想到將來年紀大,可能沒人照顧、需要錢,就又不顧氣喘的身子,再奮力跑!最後,他體力不支死了!
  
  的確,當我們為了自己、家庭、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須不斷地“往前跑”、不斷地“拚命賺錢”時,也必須清楚地明白有時該是“往回跑的時候了”!因為親人和未來的希望都在等你回來!
  
  人活著,當然要努力奮鬥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麽時候該“往回跑”。不然,欲望發展至貪婪成性,就會在欲望中沉淪,迷失方向,走向絕境。
  
  生活中,知足與不知足,都在於適度的把握,正確的不知足是一種搏擊的奮取。知足使人感到平靜、達觀、超脫,不知足使人騷動、進取、奮鬥;知足的睿智在於知道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的智慧在於知道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為其難,勢必勞而無功,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是一個“度”的問題。度就是分寸,是智慧。
  
  對於一個人來說,能力與精力都是有限的,當環境決定你該如此的時候,而你卻好高騖遠,非要達到你所不能達到的預期目標。這時你就隻會給自己尋來無盡的煩惱。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知足常樂,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的癡想,學會在適當的時間“往回跑”。
  
  在人生的旅程上,每過一個時期或走完每一段路程,不妨回頭看看自己的身後,或者停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麽?生命如一葉扁舟,載不動太多的行李,不要背負太多的行李走在路上,想要心靈扁舟輕揚,就務必減輕人生的行李。
  
  真正懂得生活處事的人,他們知道任何不需要的東西都是多餘的,他們不會去背那些沉重的包袱。人有七情六欲,這本屬正常,可是六欲不能太重,七情亦不能太多,隻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虛懷若穀成就大事。
  
  人生一世,認準目標,該奮鬥一定不後退,要可行而必行,不可行而不要勉為其難。懂得放下行李,懂得適時“往回跑”才能更好地體味人生。 這篇關於人生要適時“往回跑”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