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簡至淡 至清至明

Feb19

  每個人都知道簡單就快樂的道理,但快樂的人總是寥寥無幾。現實生活中,誰又能抵得過物欲和利欲風暴的衝擊?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對物質和精神享受的無限依賴,對感官和精神刺激的放縱。或爭名於朝,或爭利於市,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見利忘義者有之、利欲熏心者有之,在無盡的占有和謀取和獲得中也給自己招來無盡的煩惱,變得疲憊不已。
  
  很多時候,人們為了不同的利益,受製於名韁利鎖的束縛,屈從世俗,俯仰權勢,喪失了本真的自我,如木偶一般,身不由己地在自願或不自願,自覺或不自覺的表演著。看似熱鬧,實則與人生追求快樂幸福的目標背道而馳。
  
  世界上能真正體會生活之美好的人隻有兩種: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孩提時代天真快樂是因為他們想得簡單,老年人寧靜安祥是因為他們站在人生的另一頭參透了生活的真諦。
  
  麵對繁華浮躁,麵對紛擾誘惑,我們常常被迷蒙雙眼,被衝動攪亂了理智。在曆經滄桑看過了繁華,才發現自己心靈的歸宿,才發現最樸實的最簡單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芝蘭生於幽穀,不因無人問津而不勞,梅花開於牆隅,不因陽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繞石而過,不因山石之阻而紛爭,這是一種淡定的寧靜;高山無語,深水無波更是絢爛至極歸於素淨質樸,寧靜深沉的境界。真實的淡泊是對自己人格與情的冶煉,是在紛擾的塵世中物我兩忘,是一種內心的祥和,也是一種深入的淡定,是對人生的深層領悟,是人生境界的極至。
  
  生命僅是個轉眼瞬即逝的過程,短暫的如蒼穹中一個飛快的流星,曾經,不管你握得有多緊,最終都會失去。生活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好好珍惜曾經和正在擁有的,努力創造和追求即將擁有的。
  
  至簡至淡是一種大辯若訥的成熟,是一種超脫無我的禪心,它不是簡單的無為無欲,更不是甘於平庸,不思進取,它是對物欲事理的一種適度取舍。 這篇關於至簡至淡 至清至明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感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