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問Why,多問How

Feb20
人生中遭遇的問題,往往不像小時候為了考試而背的書,有(唯一)標準答案。更多時候,答案取決於你問問題的方法、切入點、態度,而非問題本身。
  
  舉例來說,有兩個資深業務,過去業績都很不錯,但是最近卻連續三個月業績達不到最低標準。這時,業務主管要求這樣位業務提出一份報告,對他們的業績下滑,達不到理想數字,做出說明。
  
  於是,兩個業務都開始思考,關於“業績下滑”這件事情。
  
  業務A從“Why?”的角度出發,不斷的思考,想找出自己的業績“為什麽”會下滑?經過幾天的翻閱報紙、財經雜誌、商管專業書籍,甚至做了一些實際訪談後,業務A找到答案了,然而,答案卻讓他很失望。
  
  原來,是自己所負責銷售的產品,市場過度供給,新產品日新月異的推出,消費者選項變多了,自然排擠到自己銷售的產品。其次,大環境不景氣,人民收入停滯,再加上通貨膨脹,各種原物料生活所需的產品紛紛漲價。業務A認為自己賣的產品並非民生必需品,消費者在縮減開支以應對不景氣的同時,自然減少購買自己所銷售的產品。
  
  業務A垂頭喪氣的向業務主管回複他悲觀的研究結果,“都是不景氣害得我們的產品賣不出去”,今後銷售業績隻會持續下滑,無法提高了!
  
  至於業務B,則從“How?”的角度切入思考,想找出提升、疲軟不振的業績的辦法。同樣經過幾天的翻閱報紙、財經雜誌、商管專業書籍,甚至做了一些實際訪談後,業務B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知道如何提升疲軟的業績。
  
  原來,由於市場推陳出新,同性質產品日新月異,競爭對手的產品比自己所銷售的更好且更便宜,難怪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再者,由於大環境長期不景氣,人民收入停滯,消費者改變購物習慣,錢非得花在刀口上,不再像過去那樣,喜歡就買。
  
  業務B認為,想要改善銷售業績,治本之道就是重新包裝自家產品,提出符合當前環境消費者心態的營銷方法,要求改善產品包裝,縮小產品規格,對產品進行改造,使產品感覺更加精致化,專攻上層消費市場。另外,將既有產品分量增加三倍,但隻提高兩倍售價,讓消費者感覺自己的產品便宜又超值,專攻中下層(追求物超所值,買得劃算)的消費者。業務B認為,自己從觀察市場趨勢後所找到的改革之道,肯定能夠一舉提升業績,便開心的向主管提報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後也一如業務B預期的,產品經過重新設計包裝與功能改良後,順利打入高價市場,而原先的產品則調整份量與售價,順利打進中下階層市場,業務B不但順利拉升業績,而且還一舉突破新高。
  
  然而,在同樣的產業裏,同樣是不景氣,有的商家、業主大賺其錢,有的則是屢屢虧損,可見“不景氣”並非影響業績好壞的唯一因素,而是其他因素影響所致。
  
  我認為,能夠在一片不景氣之中,殺出重圍,搶下亮麗業績的業主,全都是務實思考“如何”應對不景氣,提出新產品、服務以滿足不景氣時代消費者的用心人士;相反的,受不景氣打擊因而業績遲遲無法提升的業主,多半隻會問“為什麽”不景氣,不景氣何時才會過去,卻不曾想根據環境變化,提出變革之道,固守舊有經營模式,於是逐漸僵化,業績會一直跌落。
  
  有句俗話說:“我們不能決定事情的發生,但可以決定麵對事情的態度。”在這不景氣年代,麵對我們的工作、業績、事業,多思考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how)比老是抱怨“為什麽”要來得實際且有幫助! 這篇關於少問Why,多問How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職場勵誌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