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源頭就是人間的愛 -勵誌

Jan05
幻想的源頭就是人間的愛
――"當代保爾"來廈給中學生勵誌
起源:廈門商報(記者 李玉桐 通信員 陳煥新)
被譽為“當代保爾”、身殘誌堅的作家沙漠舟(筆名)昨日(6月18日)應廈門二中之邀給高一學生們上了堂“理想與人生”的勵誌講座。
沙漠船隻是一個筆名,這位福建建陽籍作家本名繆燈明,他身殘誌堅,發奮圖強,因此被國內媒體讚譽為“當代保爾”。
沙漠舟說,自己少年時因養分不良患佝僂病致殘,身高不到1.4米,幼年喪母,17歲時父親、哥哥逝世;在顛沛流離中,隻讀過初中的他完成了長篇自傳《親愛的苦難》和詩集《我的吉檀迦利》、《荒野之戀》、雜文集《出色者詞典》等作品。
昨天,沙漠船在講座上講起自己的故事。
1999年,沙漠舟為了追求理想,從家鄉獨闖北京時,身上隻揣著80元。他在北京閱曆了凡人難以忍耐的磨難,卻始終沒有廢棄對知識的渴求。
沙漠舟在長城上賣過詩歌,在大街上賣過鮮花,還曾當流動賣報人,天天早上,不到5點就要起床去批發報紙。就是在這樣艱巨的情形下,他保持到北大旁聽中文課程、聽講座,到國度圖書館看書。
昨日,沙漠船在講座中一直強調:“人生即鬥爭,我的勝利來自保持,而就是最早的鬥爭目的。”
沙漠舟回想說,一路上,總有很多人“雪中送炭”,扶了一把,讓他走了過來。因此,他一直堅信,幻想的源頭就是人間的愛。
沙漠舟所閱曆和身上表示出的精力感動了不少聽講的中學生。校方說,這也是精心組織的講座運動最想看到的後果。
現在快到了高中學生溫書迎期末考的階段,以往期末溫習發動都是老師講、學生聽,不過,這樣的後果不見得有用。於是,學校想到了舉行這樣的勵誌講座,“這樣的發奮圖強精力能活潑地告知學生,怎麽往建立幻想、實現目的。”
作家沙漠舟蒞臨泉州一中舉行“人生”專題報告會
6月5日下午,應泉州一中邀請,我省有名殘疾人作家沙漠舟在電教室為我校高一年學生舉行了一場“勵誌人生”的專題報告會。沙漠舟以自身坎坷的閱曆、不屈的抗爭精力給學校師生上了一堂令人震動的人生鬥爭課。作為一名自幼身患佝僂病的殘疾人,命運對沙漠舟是極為殘暴的,母親早逝,哥哥受雷擊身亡,父親不久也緊隨哥哥而往。然而惡運並沒能擊跨他,憑著一顆剛強的心及對文學的酷愛與憧憬,身高隻有一米四的沙漠舟硬是穿越人生的荒涼,發明了性命的奇跡。抑揚抑揚的敘述、激昂有力的朗誦,贏得師生陣陣熱鬧掌聲。
**************************************** ************************************
老沙附注:
即將過往的6月,老沙應邀在廈門一中、二中和泉州一中、五中做了四場演講,身材經受住了挑釁,可堪欣慰。
這篇關於理想的源頭就是人間的愛 -勵誌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勵誌 故事 學習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