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子緣(一)

Jan06

擔子緣(一),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擔子緣(一)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擔子緣
??千年之緣
??擔子,是滁州市的一個小鄉鎮,路牌上顯示,距南京39公裏。和烏衣鎮都是安徽進入南京的東大門。是江蘇與安徽的銜接地,確切的說,是南京與安徽的銜接地。擔子的人們,方言有似於南京,鄉俗有似於南京。地域經濟上雖趕不上南京,但與江浦等地相比,也看不出截然的區別。
??後來,隨著拆區並鄉,擔子鄉先與烏衣鎮合並,接著幹脆把“擔子鄉”除名了,歸屬於南譙區了,現在被腰鋪鎮吞並了。由此可見,擔子鄉規模之小和它在滁的地位之微了。不過,擔子,並不是負擔,沒有成為人們擔心的真正的“擔子”了。
??擔子鄉本是一個安靜祥和、不會張揚地方。
??就是這麽一個小地方,與我結下了“千年”之緣。
??善良的人們,把所有善良的美好的邂逅或相遇都說成是緣,誰說過同舟共濟,要結五百年的緣;而一樁姻緣,卻隻有千年的緣?與同舟共濟的偶然相遇比,婚姻的締結,豈不太廉價了點。婚姻,哪怕是並不美好的姻緣,都會有一段死去活來的相愛過程,都會經曆波波折折的考驗,那麽,姻緣的緣,豈是千年的緣分就能釀成?
??我與妻相識相知相伴20年了,我們的婚姻當然是一樁完美無缺的婚姻。與妻相識在擔子,那場似乎過於平淡又似乎有些傳奇的相遇,竟是一遇千年!
??1988年4月,我們這批即將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們,被派往全省各個地方實習。聽說滁州在南京邊上,而且,千古傳誦的“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亭就在滁州,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去滁州實習。
??火車呼嘯著,載著我與班長等四位學子,往滁州進發。火車離開城市在皖北大地上奔馳,窗外,一路不同的田園景象,忽陰忽晴的穿行在四月的霧嵐裏。出發前,黃老師已經不止一次向我們交代實習地點,並強調,我們這四位大小夥子到時候不會洗的衣物等,可以到他的一位忘年交徐師傅家裏去,讓他家的幾個女兒代勞,黃老師特別強調,徐師傅家有七個女兒,當地人稱七仙女,個個都是天仙一般漂亮,你們大小夥子們可要把握住自己啊!
??黃老師的其他話,我們並沒有太在意,僅這一句,說到徐師傅家有七仙女的事,一下子就說到四個小夥子的心裏去了。大學四年,我們農學專業的兩個班六十名學生,清一色的男生!所以,在農學專業的住宿樓窗口,每每看到探頭目送本校其他專業女生走路的幽幽的目光。火車隆隆地往前奔馳,我們四個人說笑著關於七仙女的故事,把黃老師丟到了一邊。
??到了擔子車站的時候,我未下車就已經看出,這是一個不大的鄉鎮,三三兩兩晚歸的農人,在暮色中逶迤著往家的方向走。這裏似乎與我的家鄉有些不同,滿眼紅磚青瓦的平房和路邊的白楊樹,沒有看到山,尤其是向往的瑯琊山,不知在何方。家鄉,雖然開革開放好幾年了,可看到的還都是些土坯小瓦房,若在這樣的傍晚極目望去,低矮的土坯房象一隻隻灰色的壁虎爬在那裏,屋頂上青色的炊煙嫋嫋升空,我家的房前是大觀山,屋後是白蕩湖,山和水時刻擁抱著村莊和人們,沒有象擔子這裏,一展平洋,人象是被頂在了地表,隨時會因為地球的旋轉而被拋向天空,沒有安全感。把家鄉與擔子比較的話,我當時的第一感覺是,家鄉比擔子要落後二十年!就憑那麽多的紅磚青瓦房,就憑那轟隆隆的火車,就憑擔子距離南京僅有39公裏!
??下車以後,定了定神,從來時的方位推測,很快就知道東南西北的方向了,向西一望,太陽剛剛墜落下去,落日的餘輝詭譎而神秘,似乎在窺探這一班大學生們的心思,遠處隱隱綽綽的有一抹山的曲線,想必那就是“醉翁亭”的所在---瑯琊山了!看到了那一抹山脈,立即就把一天乘車的困乏全都忘了,我來到了“醉翁”當年來過的地方,明天將要投靠到七仙女的家!
??我們被安頓在擔子鄉農枝站。
(作者:多感春秋) 這篇關於擔子緣(一)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擔子 擔子 這篇 文章 成功 勵誌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