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隻雞孵出的億萬富翁--韓偉

Jan05

50隻雞孵出的億萬富翁--韓偉,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50隻雞孵出的億萬富翁--韓偉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六年前,韓偉的公司來了幾個日本人,說是要跟他做生意。然而,這些日本人閉口不談生意,而是到處看,雞蛋、雞毛、雞糞,……凡是與雞有關的,日本人都感興趣。此舉令韓偉覺得十分蹊蹺。

  韓偉:他參觀我們雞場的時候,就是雞蛋打開了以後。然後飼料,他再問很詳細的問:這飼料的營養都是怎麽搭配的?當然我們是有一些技術,我們是不會跟他講的。但是他們的技術手段也是蠻厲害的,他就說:這個飼料不錯。表揚了我們一番,拿一點走。這個給我們一點,我們看一看我們將來是不是也進口你這個飼料。然後這個雞蛋呢,我們拿幾個到賓館裏去吃。這麽大的雞場,一天生產幾十噸、上百噸的雞蛋,拿幾個雞蛋送給朋友嘛!

  盡管日本人的舉止讓韓偉感到奇怪,但是韓偉還是熱情友好地接待了他們。第二年,這幫日本人又來了,還是到處轉,還是不談生意。就這樣,連續三年,日本人年年都來煩韓偉,而韓偉也有點不耐煩了。

  韓偉:那麽就是這樣的考察和這樣的訪問,每年都要有一兩次、兩三次。那麽連續三年,說心裏話,到第三年的時候,我是真的不想接待他們了。我說我煩了。這些人怎麽那麽能忽悠!有興趣、要進口,然後這個也要,那個也要,這個也參觀,那個也參觀。

  其實,日本人考察的真實意圖,是在檢測韓偉集團的“咯咯噠”雞蛋的質量,這是韓偉未曾料到的。在經過曆時三年的跟蹤、近乎苛刻的檢驗之後,日本人允許“咯咯噠”進入日本市場了。韓偉為這事兒,著實興奮了一陣子。此後,韓偉開始重視開拓海外市場,也時不常的忽悠別人到他的雞場去看看。

  韓偉:我非常願意請朋友到我們這裏來參觀。因為我介紹我是養雞的,大家一定會聯想:雞場嘛!不就是蓋幾幢房子養雞嘛!我說你們到我們這兒來看一看,這個雞場絕不是蓋幾幢房子養雞。它是一個非常尊重自然,非常尊重科學,這樣一個生態養雞場。我也一定來看。當我請一些朋友到山頭去看的時候,我要向他們講這就是躺在大地上的豐碑。

  韓偉是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在旅順口東泥河村的5個山頭上,他搭建起一座特大雞場,韓偉對自己所選雞場的地理位置非常滿意。為了永續經營,韓偉斥巨資買下了這5個山頭。在別人眼裏,韓偉算是有錢人了,而韓偉並不滿足。

  韓偉:就現在也有很多朋友,我的很好的朋友都說:韓偉,充其量你不過就是一個土財主。當時我對這個土財主,說實在講我沒有任何反感。我覺得中國需要很多實實在在的,在從事土財主這樣的一種經營的人。

  20年的打拚,韓偉積累了數億財富,他說自己的成功主要是靠毅力。

  韓偉:毅力。由於什麽呢?大家都知道養雞是非常傳統,這種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我的身上,可以說你們找不到半點,就是願意賭的這樣一種(習性)。就像有的媒體,曾經有一位寫;就是描述我非常有賭性。這麽難的事情,而且風險這麽大,韓偉願意在這行業上一賭。我說錯了。說起韓偉養雞,人們最為費解的是他如何從養雞專業戶,成長為資產上億的企業家。而要破解這個謎底,還得從頭說起。

  韓偉的家鄉旅順三澗堡鎮,地屬遼東半島,是個美麗的地方。韓偉的母親生了10個孩子,韓偉是最小的。在他的記憶裏,難以抹去的是兒時生活的貧窮與無奈。

  韓偉:我們小的時候,就是誰家有做好吃的東西。我們就跑過去,跑過去當然吃了。回來就跟媽媽講:誰家做什麽好吃的。那麽我們就要挨一頓揍。為什麽?因為媽媽也很痛苦,就是說她沒有辦法給我們創造和給你做好東西吃。因為生活就是這樣的。那麽時候我的哥哥、姐姐在生產隊裏工作,在我的記憶裏從來就沒有工作一年,在生產隊裏勞動一年,到了有收獲的時候,每年年底要有一個分配,我們家裏分配的都是一張紅紙,就是赤字。就這一年到頭糧食不夠吃,到生產隊裏去借。錢不夠花,到生產隊裏去支。那麽一年都完全是在赤字裏套。在我的記憶裏,從來家裏沒有說,就是勞動一年最後有豐收的果實。

  說來你也許不信,韓偉的父親是沈陽有名的大五金商,解放初,其父把所有的家產悉數上交,自食其力,成為普通的山村教師。雖然韓偉不曾經曆過富裕生活,但對其父富有過的風光故事時有耳聞。

  韓偉:在沈陽做生意的時候,我們家是很富有的。你想在四幾年我父親上下班就坐轎車了。那個時候我們老百姓叫轎車不叫轎車,叫“小黑蓋子”就是黑顏色的。大連土話黑顏色不叫“黑”叫黑就是“小黑蓋子”,這個車他就是坐這種車上下班。那麽到公司不叫到公司,叫到櫃上。掌櫃的嘛!

  也許是現實的貧困與曾有過的富裕反差太大,韓偉打小便不安分。幾經周折,隻有初中學曆的韓偉以工代幹,成為鎮裏的畜牧助理,他的工作是幫助鎮裏的鄉親養雞、養豬。

  韓偉:在公社裏工作,我就是負責畜牧業。養豬、養雞。在推動農村養豬養雞是一個非常難的事情,因為不到二萬人口這樣一個公社,每年國家給的派購任務雞蛋是一萬二千斤。那麽我就要為這一萬二千斤雞蛋的派購任務,忙碌十一個半月。這是一項政治任務。然後我在忙碌、跑、每天做報表。這月完成了多少?下個月又完成了多少?到最後終於在十一月,每年基本上都是在十一月中旬,能夠完成。這個時候要紮一個彩車,到我們區政府去報績,就是我們這個公社勝利的完成了這個年度生豬鮮蛋派購任務。現在回想起來蠻有意思。一萬二千斤是我們目前這個雞場裏五分鍾的產量。

  韓偉當畜牧助理時,曾得到一份資訊,當他得知發達國家的蛋雞產蛋量比自己管的農戶的雞多好幾倍時,天生不服輸的韓偉決定下海,沒想到除了妻子,家裏所有的人都反對。

  韓偉:在這樣一個貧困偏僻的山村,一個窮小子能夠進到政府機關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多少人想進去啊!而你進去了又想出來,沒有人可以理解。包括我的哥哥姐姐都反對我,他們說:你怎麽可以呢?為了我辭職回家養雞,我還和我的兄弟姐妹還吵了幾架。就不行,你上你的班。兄弟媳婦有什麽忙不過來,我們可以幫她的忙。

  韓偉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下海了,他和妻子買了50隻蛋雞,風風火火地辦起了家庭養雞場。當然,最初的幾年很艱難。

  韓偉集團女工:他們跟我們一樣,也是去幹活,什麽都幹,特別是他夫人最累了。

  韓偉妻子:所以我們要辦養雞場心裏自信還是多一些但是也擔心好多東西也是摸不著頭緒。

  韓偉:當時根本也不懂財務,我們也沒有學過財務算。每天在算,基本上可以這麽說,小兩口晚上躺在被窩裏,根本不是在睡覺,是拿著非常簡易的小計算機在那兒算、算、算。算到最後了,說:“算了吧!雞都叫了天也亮了,起來做飯吧!工作了。

  天道酬勤,在韓偉與妻子的盤算中,雞場一天天擴大,沒過幾年就從最初的50隻雞發展到八千多隻雞的規模,轉眼間到了1984年,迫於資金的壓力與發展的需要,韓偉向銀行貸款15萬,成為東北第一個貸款的農民。當時很多人不理解韓偉的做法現在要說起來

  韓偉:寫一本書都是蠻有意思的。當時要把這個雞養好,需要向銀行貸款,需要舉債,而且這個舉債在當時可以說,當時農民對一萬塊錢、十萬塊錢,那簡直是天文數字。開玩笑,怎麽敢借這麽多錢?

  嚴格的說,韓偉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貸來的15萬賺來的。他未曾料到的是,正在他準備大幹一番的時候,麻煩也跟著來了。

  韓偉:但是現在有的時候我在想,那個時候我的技術水平要達到今天,我的錢賺很多了。當時死亡率非常高,痛心啊!那雞蹦一蹦、跳一跳就死了。那個死的雞,說心裏話,埋都沒地方埋。一點辦法沒有。

  創業初期,韓偉最頭疼的事就是給雞治病,雖然鎮子裏有獸醫,但鎮子裏的事情已經夠他們忙了,韓偉的雞鬧病的時候,他們有時也顧不上。萬般無奈之下,韓偉的妻子到北京的一所大學專門學習給雞看病,回來之後,他們為了摸清雞的習性,做了大量的工作。

  韓偉:然後這個時候,就是每天我們要把死的雞全部進行剖剪,剪開看看到底是什麽毛病?是營養代謝問題,還是病毒病,還是細菌病,是大腸杆菌還是沙門氏菌?進行分析。那麽就這麽久而久之的剖剪,久而久之的分析,慢慢增長了很多知識。

  近水識魚性,靠山知鳥音。時間長了,韓偉隻要聽到雞的叫聲,聞到雞的氣味,就能夠判斷雞是否有病。

  韓偉:這個時候已經練出來了,當我們走在這個雞場裏麵。雞群非常健康的時候,我們聽聲音就聽出來了。然後不健康的時候,我們一聽聲音,我們心裏馬上:壞了,這個雞場肯定有問題了。我們現在到河北地區、到保定地區到任何一個地方鄉村去養雞,我們去有的時候,我就在笑。我們問老農:怎麽樣?挺好的嗎?“好,這雞群好。”我們都在笑,好什麽?那個雞叫聲都不對了。“咕咕嗒嗒、咕咕嗒嗒”那雞已經有病了。他還說好,那是打腫臉充胖子。那雞已經有病了。一個雞群非常健康的時候,它“咕咕咕咕咕咕咕”,它這樣一種叫聲。這個雞是健康的雞群。

  盡管韓偉在實踐中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養雞本領,但不合理的養雞環境,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雞瘟的問題。在養雞的頭幾個年頭,韓偉對庭院養雞的弊端深有體會.

  韓偉:因為什麽呢?在鄉村裏人住在正房,然後小雞在廂房。人和畜混住,這樣一種環境你怎麽去防病?你沒有辦法防。然後隔壁還在養雞,在鄰院還在養雞,然後這麽多地方都在養雞,你家雞安全了,他家雞不安全。然後你把雞的病治好了,他家雞的病沒有治好,相互就生成了一個惡性的生態鏈環境。這個環境不行。

  經過思考,韓偉把雞場挪到了山頭,在科學養雞的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從那時候開始,韓偉非常注重人才,直到現在他還經常和科研人員在一起。

  韓偉與科研人員:

  “來,咱們來研究一下。看一下那個劉總呢?所有的原料要化驗也是在這兒化驗。都在這邊化驗。她現以在正在化驗飼料裏的鹽份。剛才和小高說的那個事,就是現在咱們這個飼料,就是剛才測的那個含鹽,含鹽量。但是我們還要考慮水質的變化。如果鹽份和正常鹽份的差距,我們是不是要考慮飼料的鹽?要給它降低下來。要找它那個含鹽量的平衡。這個一定要研究。

  韓偉的家鄉旅順三澗堡鎮,現在還算不上富裕,東泥河村還比較貧窮,在趕往韓偉集團的路上,我們看到”咯咯噠”雞蛋的廣告牌.周圍荒涼的景致,與醒目的廣告牌極不協調。韓偉告訴我們,他從小就把改變這裏的貧窮麵貌做為已任。

  韓偉:還挺奇怪的,當我背起書包上學的時候,走在村間那個小路上往學校走的時候,我就會想這個地方為什麽會這樣窮?我那時候的夢想就是我長大以後,一定會帶領全村。我會成為這個地方的首長。我不會讓這個地方就這樣的永遠窮下去。

  韓偉有錢之後,為家鄉做了很多實事,村裏的學校是韓偉捐款修建的。當有人提出用他的名字為學校命名時,韓偉堅決反對.他認為離開政府與鄉親們的幫助,他的事業也無從做起。

  韓偉:我始終這樣認為作為一個企業家也好,作為一個創業者也好,還是想創業也好,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現在越來越感覺感恩之心一定要有。因為我覺得我們在創業和發展的過程當中,之所以能夠非常的順利,我覺得父輩尤其是我的母親,對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進入本世紀後,韓偉集團加大了發展力度,韓偉說他要抓住新的機遇,把企業做大做強。對於自己走麥城的經曆,韓偉並不避諱,他也曾陷入多元化經營的誤區。

  韓偉:過程當中我們也不是沒有過,就是有跳躍型發展的多元化。講一個雞蛋不要放到一個籃子裏麵去,實際上這種多元化發展,我認為是一個陷阱,它是一個誤區。那麽我們曾經搞過廣告公司、房地產公司,我們搞了很多還有商貿公司等等。一些各方麵的產業,搞了一年多我就發現不對勁。因為什麽呢?我作為一個從事農業的企業的領導者,我怎麽能夠把廣告這個策劃會搞的非常熟悉,那是沒有可能的。由於我不懂這個產業,不懂這個廣告策劃,我怎麽去判斷我請來的CEO,請來的廣告策劃人,就是非常優秀的呢?

  經過二十多年的曆煉,韓偉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商人了。在他看來,一個成熟的商人首先要有正確的贏利觀。

  韓偉:那麽當雞蛋爆漲,大家都在炒價格的時候,我們就把價格平下來。我們在二十年的過程當中,我們就用平易價格(讓利)。我們平易了十幾次,我們初步算了一下,我們讓利給消費者我們就讓了兩千萬元。很多人都會想你為什麽要這樣做?那麽錢有多少會咬手的?對不對。作為企業發展就是要獲得更高的回報,但是我在我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始終堅持這樣一個信條:就是作 《50隻雞孵出的億萬富翁韓偉》 這篇關於50隻雞孵出的億萬富翁--韓偉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50隻雞孵出的億萬富翁--韓偉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