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蛻變千萬富翁

Jan05

8年蛻變千萬富翁,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8年蛻變千萬富翁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8年蛻變千萬富翁

8年間,侯曉軍的身份神奇變換著,這位年屆40遭遇下崗的普通中國工人,電在8年間創造了一段頗有傳奇色彩的財富佳話。

  中國人講40不惑,而在侯曉軍40歲的時候,卻碰到了最痛苦困惑的事情下崗。1994年6月,古城西安已經熱浪滾滾,而侯曉軍的心卻像掉進了冰窟窿。1975年參加工作,在郵電部第十研究所電訊元件廠工作了近20年的他,終於在這個夏天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在家閉門不出、悶頭大睡了半個月後,他終於痛苦地意識到:無論是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還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都不能這麽就趴下,他必須要自己出去謀生。

  幹什麽呢?正好侯曉軍的一位朋友有一批積壓的落地電扇,每推銷一台可以賺10元。家庭和工廠兩點一線生活了20年的侯曉軍對推銷一無所知,隻好硬著頭皮走出家門。積壓的落地電扇應該向哪裏推銷呢?侯曉軍想到的隻有商場。這也難怪,對於已經習慣在工廠幹活。從工廠拿錢的侯曉軍來說,20年來他根本不用去考慮商品的銷售渠道問題。他所能采取的方法也隻能是費力不討好的笨辦法。

  冒著炎炎烈日,侯曉軍一家商場一家商場地問,流汗不怕,讓他受不了的是不斷遭遇的拒絕和白眼。轉機出現在解放路的一家商店裏,一個小夥子很熱情地說:“等一下,老板馬上就來。”受夠冷眼的侯曉軍非常激動,更讓他感動的是老板爽快地要了100台風扇。這個侯曉軍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賺了1000元,比他在工廠當車間主任時工資多一倍還多。

  但這樣的機會畢竟太少了。隨後的一年裏,侯曉軍推銷過各種商品,但終於沒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等到身上僅剩600多元錢的時候,侯曉軍想,我必須去尋找新的機會了。1995年10月,他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車。

  追公交車追到15%工廠股份

  在深圳這個城市裏,對於隻有一張高中文憑、年過40的侯曉軍來說,機會並不比西安多多少。由於舉目無親,侯曉軍整整2個多月沒有找到一份工作,家裏人湊的1000元錢已經所剩無幾了。

  盡管沒掙到錢,可他從沒有放棄的念頭,總想著會有機會的。終於有一天,一張招聘電子玩具廠廠長的廣告吸引了他的視線,侯曉軍決定試一試。他這想法讓身邊不少一樣在尋找工作機會的人十分不屑,人家都認為:你既沒學曆,年齡又這麽大了,去了也是白耽誤功夫。但是侯曉軍還是要試一試,他和對方一聯係,才知道廠子還沒有建起來。於是,侯曉軍毫不猶豫地找上門毛遂自薦,對老板談了自己車間主任的經曆,並對企業的管理和建設提了不少建議。大概是他的勇氣和十幾年當裝配工的經曆起了作用,這位老板當場決定聘用他負責生產流水線的設計和工程安裝。

  工資多少都沒講,侯曉軍就幹了起來。水土不服,身上起了疙瘩、腿上長了瘡,但侯曉軍依然沒日沒夜地泡在車間裏。半個多月後,滿手水泡的他竟然一個人完成了簡易玩具流水線的設計和安裝。

  看到侯曉軍如此能幹,老板也很高興,新工廠的啟動需要各種人才,為了留住侯曉軍,老板很快提升他為管理生產的副廠長,月薪1500元。那是侯曉軍有生以來的最高工資。但是,他的好日子沒有過多久,由於股東的原因,這個玩具工廠開工不久就關閉了。侯曉軍又失業了。這段經曆給了侯曉軍從無到有開辦一個企業的完整經驗。不久,他又在一家隻有幾十人的彩印廠找到了工作,做經營部經理。

  名為“經營部”經理,其實就是到處拉印刷業務的活兒,裝備隻有一輛破爛的自行車。有了從前的推銷經驗,侯曉軍這次老道了許多,在深圳自謀生路的日子也使得他的思路開闊了不少,他知道尋找業務不能沒有目標地瞎跑,而是應該尋找到一個更加快捷的方式。他敏銳地發現,對沒什麽技術力量的小彩印廠,大批量的礦泉水瓶包裝印刷是主要的業務機會。

  於是,在深圳繁華的大街上,人們常常看到一個中年男人騎著輛叮當作響的破自行車,狂追著駛過身邊的一輛輛公交汽車,還不時停下來記著什麽。那是侯曉軍在忙著抄公交車上瓶裝水廠家的地址和聯係方式。在其他同事疲於尋找一次隻能印一兩盒的名片、包裝紙、包裝盒業務的時候,侯曉軍卻拉到了大批瓶裝水商標印刷業務。這一回,侯曉軍獨辟蹊徑的生意靈感獲得了可觀回報:彩印廠老板決定,將廠裏15%的股份給侯曉軍個人,並參與年底分紅。

  侯曉軍在深圳的日子逐漸好過起來,同時南方城市由於經濟發展迅猛,也顯露出的創業機會,侯曉軍一邊忙活著自己的工作,一邊開始留心身邊的機會。他已經40多歲了,長期在深圳打工畢竟不是最終的出路,他希望可以尋找到一個讓自己能夠回到家鄉運作的項目。同時也正是在深圳的經曆磨煉了侯曉軍的經營意識。他發現,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廣東,隨著汽車進入家庭,與之配套的汽車服務業正逐漸成為朝陽產業,他自己就眼看著一些小小的汽車裝飾店很快擴展了門麵,增加了員工。這些眼皮底下的成功案例刺激了侯曉軍,終於有一天,他決定回西安,自己創業。

  1997年春節,當侯曉軍積攢了5萬元創業資本後,他決定回到西安創業。

  “傍”著大經銷商開汽車裝飾公司

  回到西安後,侯曉軍開始著手市場調查。他注意到,盡管汽車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但那時的西安汽車經銷商隻賣車,不做新車裝飾裝修等配套服務,車主隻能開著車滿西安城跑,尋找汽車裝飾店。而當時全城也隻有幾家汽車裝飾裝修店,規模和服務都不能滿足需求。

  同樣是在深圳打工的經曆告訴他,如果像其他幾家汽車裝飾裝修店一樣去運作,不但生意無法保障,而且自己的5萬元錢也不夠支撐。他仔細琢磨了西安購買汽車的主要環節後,突然想到了汽車銷售公司。於是,一連許多天侯曉軍守在汽車銷售公司門口,觀察每天銷量。與汽車銷售公司的人熟悉後,大家都說從沒見過這麽能吃苦的人。估算了每天大致的汽車銷量,他開始四處找店麵。1997年5月,侯曉軍的“猴王汽車裝飾公司”第一家店開張了。

  小店員工加上他自己隻有6個人,門臉又不比其他店醒目多少,如何攬到生意呢?侯曉軍此時在心裏已經有了主張:買車的人一般都選擇到大的銷售公司購買,圖的就是一個信譽,要做汽車裝飾,肯定會更相信這些銷售點的推薦。另外,要能讓買主把買車和裝飾裝修就近一次完成,不跑第二次,肯定也會贏得不少生意。

  於是,侯曉軍試著找到陝西當時主要的汽車經銷商長征機電公司,要求在他們的銷售大院裏租一塊地方設立分店,公司售出新車後,自己的裝飾公司就能及時為車主提供裝飾裝修業務。而機電公司覺得侯曉軍的裝飾服務有利於為自己吸引客戶,雙方一拍即合。

  侯曉軍這一著把對了市場的脈,開店第一個月,收入就達到4000元。隨後,侯曉軍繼續通過或租房或交管理費的形式,先後進入陝西5大汽車經銷點。穩定的客源幫助侯曉軍在資本較少的創業初期,通過數量優勢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這種“服務跟進銷售”的經營方式,也使侯曉軍在後來競爭日漸激烈的西安汽車裝飾業中脫穎而出。

  為了擴大業務,1999年夏,侯曉軍開始涉足舊車裝修業。在當時一些汽車裝飾店“來一個宰一個”,用偽劣產品冒充高檔次產品的時候,侯曉軍堅持保證質量,同時在服務上下功夫。他率先在西安同行中引入CIM(Customerlnformation Management)管理,即客戶資料管理。他將所有顧客資料集中管理,與客戶建立長期經常的聯係。這使他的公司與那些隻做一錘子買賣的汽車裝飾裝修店再次區分開來,而利用客戶資料管理,侯曉軍的公司能夠不斷為汽車車主增添的、更新的服務,可以將汽車裝飾裝潢做成一個持續的項目,公司的銷售也自然得到穩固、持續的增長,這也使得他的公司逐漸飆升到陝西汽車裝飾裝修行業領頭羊的地位。如今,侯曉軍已經開了6家分店,有員工160多人,總資產超過千萬元。

  向產業上下遊延伸

  在汽車裝飾裝修市場上站穩了腳後,侯曉軍的心思開始遊走得更遠,他已經不甘心隻做裝飾裝修這個環節。侯曉軍意識到:一個企業必須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才能讓事業延續下去。在經營中他發現,由於陝西冬天特別寒冷、幹燥,遇到碰撞,汽車玻璃很容易發生爆裂,車主受損失不說,還可能傷及司機人身安全。於是,他請有關部門設計製定了適應當地氣候的技術參數,然後由美國一家公司以“世紀猴王”的品牌貼牌加工專用汽車防爆膜,應用到公司的裝飾業務中,並在市場上推廣,效果相當不錯。

  從2003年開始,侯曉軍再次進行他的擴張,他向省內外推廣直營連鎖店和特許加盟店;同時,侯曉軍與前身為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的陝西長安大學合作,創辦了汽車服務技校;另外,由他創辦的陝西猴王科技公司還成了西安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數百名下崗職工通過這裏的專業技能培訓,重新找到了工作,侯曉軍的企業也獲得了擁有專業技能的員工。

  如今,“猴王”的筋鬥不僅僅是越翻越遠,由於侯曉軍以他習慣運用的長遠目標考慮著企業的發展,“猴王”的筋鬥越翻越穩健、越翻越持久。 《8年蛻變千萬富翁》 這篇關於8年蛻變千萬富翁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8年蛻變千萬富翁 繽紛校園網

Leave a Comment